广西城市公交车客运量持续下降原因分析及对策(2)

来源: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武汉。2017年武汉市大力实施公交线网调整、公交换乘优惠政策、公交车专用道使用、夜行公交运行等一系列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的配套调整优化,常规

(2)武汉。2017年武汉市大力实施公交线网调整、公交换乘优惠政策、公交车专用道使用、夜行公交运行等一系列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的配套调整优化,常规公交车客运量自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增长。

(3)贵港。2017年以来,贵港市为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和不同出行的需求,开行多样化公交服务,如夜间公交、学生公交、快速公交和定制公交等,逐步形成多元一体、服务全面的公交服务网络,满足了群众出行需求,增加了公交客运量,得到了社会舆论的一致好评。

4 对策建议

(1)出台共享交通行业管理政策,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共享交通在给群众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其缺乏行业监管、无序发展等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大量负面影响。建议各城市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充分发挥自主权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网约出租车、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等发展模式,加快制定和完善共享交通管理制度,规范共享交通管理,维护城市交通有序发展。

(2)深入贯彻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绿色出行。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和竞争力,才能有效降低小汽车出行比例,从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建议各城市根据《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和地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的要求,全面对照和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要求,在城市规划、投资、路权、财税等方面给予公交发展更大的支持力度。

(3)高度重视公交车路权优先,加快公交车专用车道网络规划和建设。据测算,公交车人均道路资源利用率仅为小汽车的1/25,但公交车出行时耗是小汽车的1.5~2倍。设置公交车专用车道是保证机动化出行人均道路资源占用与使用公平性的重要手段,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运输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公交车专用车道形成网络后,公交车将变得快速、准点,公交车出行将会更便捷、更高效,势必吸引更多人乘坐公交车出行。建议各城市把路权优先作为公交优先的重要载体,加快公交车专用车道网络建设,把公交车打造成老百姓出行专车。

(4)推进公交服务供给侧改革,构建多样化公交服务体系。在大力发展共享交通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多样化公交车出行的需求日趋迫切,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时段、不同目的的定制化公交、响应式服务亟待突破。建议各城市在科学优化调整常规公交车线网的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多样化公交服务票价机制,积极探索和推行快速公交、微循环公交、定制公交、特色公交等多样化、多种类公交服务,积极鼓励和促进互联网+公共交通新模式发展。

(5)加大公交信息化投入和建设,完善公交智能化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是做好公交服务和满足群众公交出行需求的基础,建议各城市加大公交信息化建设和应用。①提高智能化运营调度和智能化管理水平,通过大数据收集公交乘客的出行规律和线路运营效率,建立适合公众出行的公交服务体系。②提高便民智能化应用水平,确保及时、准确地为群众提供最基础的车辆位置查询、来车预报、电子站牌等服务,满足群众出行查询需求。③减少公交投币现金支付比例,积极推进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二维码支付服务等,为乘客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5 结语

各地政府和公交行业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健全行业管理体制机制,改善城市交通出行结构,提升公交出行条件,构建和谐人居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吴玲玲,黄正东.基于多样性的大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9,19(1):226-231.

[2]喻军皓.全球城市目标下的上海市公共交通发展策略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19,1(1):108-112.

[3]郭继孚,孙明正,刘雪杰,等.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思考与建议[J].城市交通,2013(2):7-12.

[4]王慧欣.2019“公交都市”发展经验分享会在无锡举行[J].人民公交,2019,109(1):113.

文章来源:《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gxkjsfxyxb.cn/qikandaodu/2021/0301/584.html



上一篇:柳州市道路绿地观花植物适应性评价
下一篇:广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调查及防治对策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版面费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